咨詢熱線:15691147222
                              當前位置:
                              紅色經典
                              紅色經典
                              延安文藝座談會——難忘楊家嶺的那一次文藝盛典
                              來源: | 作者:yananred | 發布時間: 2020-06-10 | 2630 次瀏覽 | 分享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赝^往,不難發現,文化在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昨天與今天,留下了鮮明而又特殊的印記,而且彌久歷新。1942年在延安召開的文藝座談會已經過去78年了,但至今仍是我國文化藝術界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依然對我國的當代文學藝術發展起著導向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全國人民同心向往的革命圣地、抗日的中心和人民心目中的燈塔。無數愛國志士和熱血青年滿懷革命激情,不怕艱難險阻,沖破重重封鎖,奔赴延安,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這其中,就有許多愛好文學藝術的知識青年和不少知名的作家、藝術家,比如周揚、嚴文井、丁玲、艾青、蕭紅、草明、洗星海、蔡若虹、郭小川等。

                              他們創辦了不少的報刊雜志,活躍了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文化生活,帶來和創作了一批有影響的文藝作品,增強了革命根據地和國統區及外界的文化交流與信息溝通。同時,也發生了種種與戰爭環境和根據地生活不和諧的現象。在政治與藝術的關系問題上,有人想把藝術放在政治之上,或者主張脫離政治;在作家的立場觀點問題上,有人認為有了馬列主義立場、觀點就會妨礙寫作;在寫作題材內容上,有人主張對抗戰與革命應“暴露黑暗”,寫光明就是公式主義(所謂歌功頌德)。

                              有一個時期,被稱作“中共文藝政策的堡壘與核心”的魯迅藝術學院,也走偏了方向,搞起來所謂的正規化與專門化的“關門提高”。美術系向西洋學習技術,畫構圖復雜、大場面的畫;戲劇系熱衷于演《日出》《鐵甲列車》《帶槍的人》等大戲外國戲;文學系側重欣賞古典和外國文學作品,言必契訶夫,談必果戈理?!棒斔嚒睅熒跇騼簻隙Y堂里排戲,師生自己觀摩演技,老百姓在外面拍窗子,諷刺說:“戲劇系的裝瘋賣傻,音樂系的哭爹喊娘,美術系的不知畫啥,文學系寫的那些東西,我們一滿害(解)不下(陜北方言,“什么也不懂”的意思)!”

                              作家隊伍內部也存在著嚴重爭論和糾紛。當時有一個黨內文件作了概括:“延安文化人中暴露出許多嚴重問題”。

                              文藝界出現的諸多問題,引起許多干部和邊區群眾強烈不滿?;氐窖影查_會的第120師師長賀龍氣憤地說:“我們在前方作戰,保衛延安,保衛中央;你們吃飽了飯卻暴露延安,罵黨,罵工農兵。再這樣搞,我就班師回朝了!”王震看了《矢與的》《輕騎隊》等墻報上和報紙上的一些文章,直奔毛澤東的窯洞去“報警”。

                              延安文藝界存在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高度重視。1942年初,延安整風運動開始。為了解決當時延安文藝界出現的這些問題,以求得文藝對革命的配合,中央決定以毛澤東和中宣部代部長凱豐的名義主持召開一個文藝座談會。

                              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后,1942年4月27日,毛澤東與凱豐聯名發出請柬,邀請100多位延安文藝工作者參加文藝座談會。按慣例,毛澤東或中央主持召集會議,都是下發“通知”的形式,而這個座談會是以“請柬”的方式。當時延安物質條件極其匱乏,一般印刷品都用自制的馬蘭紙,但這個“請柬”卻是用粉紅色的“油光紙”印制的,應該算是當時延安最豪華的請柬了。足見黨中央和毛澤東對文學藝術家們的尊重。

                              座談會是5月2日下午正式開始的,先后開了三次大會和多次分組會議,直到5月23日晚上結束。會議的最突出特點是民主氣氛濃,生動活潑,允許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不同意見展開爭論,最后形成共識。

                              5月2日,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延安文藝座談會在楊家嶺中共中央辦公廳不足120平方米的小禮堂正式舉行。毛澤東的開場白簡短、幽默,他說:我們有兩支軍隊,一支是朱總司令的,一支是“魯”總司令的。魯總司令的文化軍隊也是“團結自己、消滅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當他說到“魯總司令”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陣陣笑聲。

                              毛澤東指出:我們今天開會,“就是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比缓蟾鶕乃嚬ぷ鞅旧淼娜蝿蘸脱影参乃嚱绲臓顩r,提出了“文藝工作者的立場問題、態度問題、工作對象問題、工作問題和學習問題”等五大問題,要求大家展開討論。

                              會議討論時,一開始冷場,丁玲在一旁鼓動說:“蕭軍,你是學炮兵的,你第一個開炮吧!”蕭軍就第一個發言,提出作家要有“自由”,作家應“獨立”的觀點,說魯迅在廣州就不受哪一個黨哪一個組織的指揮?!拔沂窍嘈帕_曼·羅蘭提倡的新英雄主義的,我不單要做中國第一的作家,而且要做世界第一的作家……我從來不寫歌功頌德的文章?!笔捾姲l言后,胡喬木忍不住站起來反駁。所以,討論一開始,“火藥味”就比較濃。

                              胡喬木和蕭軍爭論后,何其芳的發言使座談會的氣氛有所改變。他說:“聽了主席剛才的教誨,我很受啟發。小資產階級的靈魂是不干凈的,他們自私自利,怯懦、脆弱、動搖。我感覺自己迫切地需要改造?!焙纹浞嫉淖晕遗u,成為座談會上備受關注的聲音。接下來是分組討論,現有的史料披露,座談會期間,小組會上各抒己見,各種聲音爭論得異常激烈。

                              5月16日,舉行了第二次大會。在這次的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和朱德都出席了。蕭軍、羅烽、艾青與胡喬木、吳亮平等人就“人性是不是文藝的永恒主題”再次發生激烈爭論,有些人的話甚至很出格,那種民主氣氛是后來難以想象的。

                              從前方回到延安的八路軍第120師戰斗劇社社長歐陽山尊發言說,這么多文學藝術家集中在延安干什么?應該上前線去。誰到我們戰斗劇社來,我舉雙手歡迎!他在座談會前,曾經給毛澤東寫信反映前方很需要文藝工作者的問題,毛澤東很重視,并親自給他寫了回信。

                              最讓毛澤東滿意的,是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負責人柯仲平的發言。他講民眾劇團在農村演出《小放?!肥軞g迎的盛況,說我們離開村子的時候,老百姓送我們很多吃的東西,只要順著雞蛋殼、花生殼、紅棗核多的那條路走,就可以找到我們。毛澤東聽了很高興,打趣說:“你們如果老是《小放?!?,以后就沒有雞蛋吃了。吃了群眾的雞蛋,可要好好為他們服務??!”

                               有爭論自然要有結論。這個結論自然就由毛澤東來做。5月23日下午,座談會舉行最后一次大會,氣氛更加熱烈。先是由與會者發言,出席會議的朱德總司令在發言中。他針對蕭軍在會上反對“歌功頌德”,狂言他要做“世界第一”的觀點時說:要首先看得起工農兵,中國第一、世界第一,都得由工農兵批準;不要怕說“轉變”思想立場,不但要轉變,而且是投降,我自己就是從一個舊軍人投降共產黨的。他說:“八路軍、新四軍為了國家民族流血犧牲,既有功又有德,為什么不該歌?為什么不該頌?”發言最后他強調說:“你們要多寫前方的武裝斗爭和后方的生產斗爭,那里有許多感人的材料?!敝炖峡傆脺\顯通俗的大白話道破了文藝界整風的實質,把討論推向了高潮。他點明了會議的主題:就是要實現知識分子和文學藝術家由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工農兵大眾的根本轉變。

                              晚飯后,由毛澤東作結論。由于人數增加,會址只好改在中央辦公廳小樓外的院子里。工作人員用3根木棍架起一個三角形支架,懸掛上煤氣燈。在煤氣燈下,毛澤東手拿一疊寫有毛筆字提綱的白紙,開始了講話:“我對文藝是小學生,是門外漢,向同志們學習了很多。前兩次是我出題目,大家做文章。今天是考我一考,大家出題目,要我做文章。我就答一下,看能不能及格?我答卷的題目就叫‘結論’?!?/span>

                              毛澤東把文藝問題歸結為一個“為什么人”和“如何為”的問題,即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他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彼f這是個原則問題、根本問題。圍繞這個問題,他闡述了文藝的源與流的關系、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文藝與政治的關系、文藝批評的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的關系。在“結論”中,毛澤東還具體分析和批評了延安文藝界存在的種種錯誤觀點。他在講話中結束時號召:“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span>

                              座談會后,“魯藝”人率先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把身子撲下去,深入到火熱的工農兵生活中,專心致志搞“文藝下鄉”。1943年春節,“魯藝”學員按照陜北人逢年過節鬧秧歌的習慣,組織秧歌隊扭出“新秧歌”(老百姓叫“斗爭秧歌”)和演出的“新秧歌劇”。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新秧歌,形式上喜聞樂見,內容上令人耳目一新。王大化和李波是魯藝宣傳隊的明星,他倆演出的《兄妹開荒》第一次展現翻身農民的形象,是最受歡迎的新秧歌劇。只要他們有演出,老百姓就奔走相告:“‘魯藝’家的來了!”“走!看王大化去?!泵珴蓶|知道后很高興,說這才“像個為工農兵服務的樣子!”

                              延安文藝座談會后的一個時期里,解放區文藝工作者掀起了學習毛澤東在文藝座談會講話的高潮,并創作了一大批標志“延安文藝”繁榮的代表性作品:長篇小說有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歐陽山《高干大》、柳青《種谷記》、趙樹理《李家莊變遷》、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等;中短篇小說有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孫犁《荷花淀》等;新編秦腔劇有馬健翎的《血淚仇》《窮人恨》、歷史劇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等;民族新歌劇有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新民歌體敘事詩有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等;新民歌有《東方紅》《翻身道情》《高樓萬丈平地起》;還有大量表現工農兵的文藝特寫、報告文學,大量新木刻畫……

                              這些具有典型的解放區文藝標高的文藝作品,在當時就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即使到今天也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紅色經典”,成為一個時代文藝成就的標志與象征。

                              亚州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_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亚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